廣閎科技16周年經濟日報專訪
經濟日報 記者鐘惠玲
台北 – 2023年10月27日 – IC設計廠廣閎科(6693)今年11月迎接成立16年。廣閎科的功率金氧半導體場效電晶體(Power MOSFET)及節能無刷直流馬達(BLDC)電機驅動模組產品線耕耘多年,根基打穩後,陸續切入大電流功率Power MOSFET產品,應用於儲能及電動車周邊系統,加上新一代無感BLDC驅動控制產品應用於雲端運算散熱,同時切入第三代功率半導體產品,逐漸擴大產品版圖。
廣閎科2007年11月成立,去年3月掛牌上櫃,太陽能大廠茂迪是創始股東,至今仍是最大股東。廣閎科董事長暨總經理林明璋表示,台灣IC設計業非常細分領域,而每個領域可能只有二、三家業者能持續賺錢,所以一定要當先鋒。
研發制定規格 要當業界先鋒
他說,廣閎科成立的第一天起,目標就瞄準節能電機,要開發直流轉交流產品,在初期就看到相關商機與未來,且當時國內投入的業者很少,因此需要做的就是堅持投入研發,並尋求獲得市場認可。林明璋說,要當業界先鋒,就要制定規格,但當時可能連市場都不知相關產品要如何應用,因此更要與客戶合作共同探索。
廣閎科功率元件事業處副總林禮政指出,傳統領域的IC已有人做,如果只當追隨者,可能只能喝湯,所以公司一開始就挑少人做的利基產品。
林明璋知道,即使有創業好主意,也要先活下來,必須先有營收支撐營運,廣閎科一開始就先切入Power MOSFET產品開發,奠定穩定的現金流與獲利基礎。第一個產品是應用在白牌機的鋰電池保護MOSFET,之後又獲得跟三星合作機會,其功率半導體元件於2014年獲得三星智慧手機認證並量產。至去年時,公司產品已導入車用功率元件供應鏈,並進入量產。
林明璋說,廣閎科發展初期的產品線較分散,只要有營收機會就想抓住,當時除功率Power MOSFET及BLDC驅動控制模組,也投入開發包括鋰電池控制IC、AC/DC電源供應器IC及LED驅動IC等產品,且都有銷售業績。但後來覺得在有限研發資源下開發太多產品線,對長期發展及技術深耕不是好事,就逐步刪減產品線,聚焦兩大項產品,並專注持續發展。
廣閎科成立的前五年,歷經產品線調整與聚焦,節能BLDC產品已開發完成,但當時的節能市場不成熟,市場還未願意付出較高成本購買節能產品情況下,業績沒有明顯起色,只能靠著功率Power MOSFET支撐營收及研發費用。不過,廣閎科仍堅持保留BLDC產品線,後來終於迎來第一個契機。
2011年日本發生大地震,並造成核事故,當地電力供應出現問題,加上節能減碳趨勢發展,讓政府重視家電及其他電子產品的能效,消費者也開始認同節能產品,促使節能BLDC電機取代傳統交流電機的轉換加速開展。
2013年藉由工研院創新投資公司介紹,廣閎科與世界最大的電機公司日本電產技術合作。當時中國大陸小米為推廣新一代節能清淨機家電,採用廣閎科與日本電產合作的高效率靜音直流電機;Nokia也採用廣閎科與日本電產合作的基地台散熱電機,取代較耗能的電機系統。這兩個重要案件讓廣閎科的控制技術協助客戶取得訂單,也打開與世界一級大廠合作的大門。
海外技術合作 打開世界大門
廣閎科副總廖崇維表示,公司BLDC相關IC從開發出來到賣出第一顆產品,經過了五年時間。林明璋說,能忍受一顆IC花五年才賣出去,這是他從研發出身的堅持,知道BLDC產品有未來,就咬牙繼續走下去。
除家電應用外,廣閎科馬達系統開發處長許獻文指出,公司考慮開拓更大市場,如資料中心伺服器應用。BLDC在高效能PC領域,會往三相產品發展,散熱處理的成效可更顯著,廣閎科正逐步擴展相關商機。
另外,2018年在節能電機控制的基礎上,廣閎科開發出低功率數位類比可程式化系統單晶片散熱風扇驅動IC,應用於散熱系統,後來也推出應用於中央處理器/高階運算散熱系統的產品。到2021年時,應用於資料中心伺服器及CPU散熱的相關產品每月出貨量超過100萬顆。
廣閎科早年開始籌措8,000萬元資本額時,獲得茂迪投資,出資六成,林明璋個人投入1,000萬元,團隊中其他人與親友也鼎力支持。
只是,創業路途不會一帆風順,廣閎科成立的前幾年還處於虧損,期間必須一直找資金,同時開發產品,並穩住團隊。林明璋形容當時處境是一邊開車、一邊漏油,要找加油站,卻還不知道加油站在哪裡,同時車上有些乘客還會跳車。
林明璋坦言,發展初期的節奏不好掌握,營收表現會有起伏,要持續投入研發支出, 當一帆風順時要擴編,面對逆境時又要縮減規模,也曾面臨裁員與高階主管減薪的難處。
但林明璋知道自己的目標,並努力說服光寶等更多投資人,才得以在發展初期五年內增資五次,同時也獲得供應商支持,終究還是撐過來。林明璋指出,廣閎科的產品不錯,也遇到貴人,不但獲得各大股東資金支持,還幫忙牽線介紹客戶,讓公司得以持續發展。